泰国四大世界级非遗
泰国继2023年宋干节(泼水节)正式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国已有4项文化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就来走进泰国的四大世界级非遗,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有什么样的魅力!
泰国孔剧
2018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剧是泰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被看作泰国最美丽的舞剧艺术。孔剧起源于400多年前泰国的大城王朝时期,用于皇家剧院和各种庆典活动。
孔剧最鲜明的特点是表演者需要戴上孔剧特有的把脸和脖子全部覆盖的面具(或头罩),如夜叉面具、猴子面具、神明面具等,这些面具都经过了上色、贴金以及贴装饰的玻璃物等。在表演过程中以舞传意,没有台词,通过各种角色向观众传达道德观念,如善、恶、感恩和诚实等。
泰式按摩
2019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式按摩发源于古印度的西部,创始人是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他仍被泰国人民奉为医学之父。他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知识技法由传教的僧人带入泰国,并由泰王召集,广泛吸收他们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的宝贵经验,并铭刻在大理石上,镶嵌于瓦特波的卧佛寺的游廊壁上。泰式按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那莱王时期,当时就有脊椎按摩科的设立。至今,泰式按摩已经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泰国百姓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老的传承。
泰国诺拉舞
2021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诺拉舞被认为是泰国最古老形式的舞蹈,泰国文化部的资料显示诺拉舞大约兴起于公元1315到1508年之间,源自泰国南部的博他仑府,是泰国南部传统舞蹈。
特色在于舞者穿着颜色五彩斑斓且状似鸟类翅膀的舞衣,并在会在指尖戴上向外卷曲的长长金属指甲,使用腿部、手臂和手指模仿鸟的各种动作。世代相传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的诺拉舞,在泰国南部的节庆或文化活动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表演者可以借诺拉舞展现对天地、对长者的敬意。
宋干节(Songkran)
2023年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4月13—15日是泰国的传统新年——宋干节,也就是常说的“泼水节”,这期间泰国民众会相互泼水庆祝。此举由来是因「水」在佛教传统仪式中代表净化和祝福,因此人们会借着泼水来清除厄运和罪恶,开始纯净美好的一年。宋干节除了泼水,人们也会带着供品到寺庙中供奉僧侣、礼佛、浴佛,并买鸟、鱼等来放生,为今生及来世积德。
这三天每天都有不同的重要活动,4.13也被称为“大宋干”,也被视为泰国的“长辈日”,在这一天进行礼佛、浴佛;4.14被称为“临界日”,也是泰国的“家庭日”,在这一天为长辈进行「献水式」以示尊敬并希望获祝福;4.15被称为“迎新日”,意味着新年的开始。
这四个世界级的非遗,不仅是社区和群体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泰国文化的宝贵组成部分,是泰国人们的文化瑰宝!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